欧洲争先恐后“拥抱”中国奥朗德盼华做“主心骨”
11月3日,法国总统奥朗德在新闻发布会上总结说,此次访华让两国友谊提升,同时对他来说也是欧盟对华关系的重要一步(大公报记者严雪/摄)
大公网11月4日讯(记者严雪)在近期中美关系因南海军舰问题略显尴尬之时,欧洲却接二连三给中国送上了拥抱荷兰、英国、德国、法国纷纷与中国实现了高层访问。3日法国总统奥朗德在新闻发布会上总结说,此次访华让两国友谊提升,同时对他来说也是欧盟对华关系的重要一步。
盼中国做发展中国家主心骨
11月底将在巴黎召开的气候大会(COP21)并不如想象中一样是个美差,目前已经有专家预言,该大会未必能成功实现把气候升温的幅度限制在2摄氏度以内的目标。早在今年5月法国外长法比尤斯来华时就曾对大公网记者透露,当巴黎赢得会议主办权的消息公布时,就有人拍着他的肩膀提醒他任重道远,在整个筹办的过程中法国越发体会到来自外界的巨大压力。因此对于此次奥朗德来华的最主要目的,法比尤斯说,就是为即将举行的巴黎气候大会争取中国的支持与合作。
3号下午,奥朗德在离开中国前的新闻发布会上也坦言,气候大会成败难料,哥本哈根会议失败的很重要原因就是很多发展中国家未配合。发展中国家在会议上会有举足轻重的角色,而中国是多个发展中国家组成的集团的主心骨,当其他发展中国家看到中国行动了,他们就会更容易被说服。
在前一天,奥朗德还和习近平共同发表了《中法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法国成功赢得了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支持。奥朗德表示,希望这一声明成为巴黎协议的基础。他说,这一声明的重要性体现在重申两国各自在国内已经宣布的减排贡献,表明双方都愿意做出各自的努力。双方不仅目标上一致,还达成了互信。
11月2日,习近平与来华访问的法国总统奥朗德举行会谈(大公网记者严雪/摄)
另外,奥朗德还对中国在气候大会筹备过程中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中国近几个月都非常积极、充分地参与大会的筹备工作。除昨天的声明这一成果外,中国还选择了在李克强6月访问巴黎时宣布了中国的减排方案。他说,我相信这也是中国的战略,因为这也符合中国的利益。中国也面临一些环境卫生问题。对中国来说,这也是提升自身技术、刺激增长的方式,也是中国为世界作出贡献的一个重要方式。所以,国际的责任和国家的责任是高度一致的。
欧洲处理对华关系达成一致
通过近期欧盟国家领导人对中国争先恐后的访问,可以说,尽管欧洲国家未就外交政策达成一致,但在处理对华关系时,欧洲越来越从实际需要出发,以强化双方友谊。
欧洲国家的对华利益需求主要来自经济方面。例如不久前,习近平访英受到空前接待,双方签署400亿英镑包括核电站建设项目的合作协议;紧接着,德国总理默克尔来华支持人民币国际化,并成功推销价值170亿欧元空客飞机;刚刚结束第二次访华之行的法国总统奥朗德也丝毫不落后,他收获了200亿欧元核废料协议,并且促成了本国的能源巨头阿海珐集团和中国中核集团的股权牵手,同时在巴黎气候大会即将召开的大背景下推动了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这表明,中国日益增强的经济影响力使其对发达经济体来说越来越重要,双方拥有对方想要促进经济增长所需要的东西。中欧贸易曾微不足道,但短短二十年已迅速发展,如今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中国也是仅次于美国的欧洲第二大贸易伙伴。而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又在此基础上将中欧紧密连接,对双方扩大投资和建设而言是取得双赢的良机。
至于中国经济降速,欧洲领导人也普遍表示依然看好中国经济前景。奥朗德表示,世界经济有放缓趋势,影响了中国。虽然目前中国经济增速小,但是规模大,将来更多依托着新技术和绿色经济增长。现阶段的中国是内需更大,投资减少,出口稳定,进口发展的新状态。我深信,中国经济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奥朗德说。
长沙法拍房长沙法拍网
长沙法拍